随着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,银行似乎成了“落伍”的代名词,大有被取而代之的趋势。这种看法未免过于乐观,互联网没有那么攻无不克,银行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,互联网金融并非以单一模式的存在着。
事实来看,互联网在拥抱金融,金融在转向互联网。近期,招商银行与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,继推出联名借记卡、上线一网通支付后,双方再度联手发布招商银行滴滴出行联名信用卡。可见金融和互联网之间并非是一条长城,或许是一堵柏林墙。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银行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在尝试弯道超车。
平台
大众的潜意识里,银行高高在上、效率低下,这种看法并不全面,很多银行一直在创新,并且凭借创新异军突起。
此次招商银行与滴滴的战略合作是一次全新探索的合作,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在过去的案例中,平台做大了都是自己来干,京东、美团都在做自己的支付,目的都希望颠覆传统银行,但实际这些年也没见真颠覆。而银行似乎也不愿意“沦落”成为一条管道,并不愿意甘当平台的连接者,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平台梦。
独步天下并非没有可能,但大多情况是一种理想,要照入现实并非易事。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相比之下,互联网肯定更懂互联网,而银行肯定更懂金融,如果双方能够进行有机结合,结果比单干肯定要更强,关键在于双方的磨合。
据了解,此次招行与滴滴推出的招商银行滴滴出行联名信用卡,便在支付结算、金融、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,具体体现在例如招行“一网通”支付入口接入滴滴App,该卡滴滴出行消费可享多倍积分,滴滴会员赠送和打车优惠券赠送权益等。这些基于招行滴滴信用卡产品的全方位合作,使得用户以该卡为连接可跨平台使用便捷服务和福利优惠。
招行滴滴联名信用卡
招行和滴滴开了一个好头,不是按照一贯的“平台+”,当平台发展壮大之后眉毛胡子一把抓。双方的打法其实是“平台-”,滴滴有自己的互联网能力,招行有自己的金融能力,这其实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好结果。
场景
互联网产品能够获得成功,必不可少的就是场景,如果缺乏场景就没有任何价值,而同样的场景必不可少的存在金融需求。招行和滴滴的联名信用卡便是基于此,通过线下打车消费场景,嫁接线上便捷的移动支付,抢占基本的生活场景,这其实是场景化的金融需求。
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场景,完全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,吃饭要花钱,出行要花钱,花钱就意味着支付需求。买车要花钱,买房要花钱,花钱就意味着贷款需求。这些金融需求最基本的前提,就是生活化的需求场景,前面提到招行滴滴联名信用卡,其实就是抢占基本的生活场景,这个非常容易理解。
招行抛开做场景应用的想法,而是深化自己的服务能力,帮助做场景应用的互联网,利用金融去连接用户和服务,这其实就是在做“场景+”,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完全颠覆了原有的思路。以前大家都认为,场景应用必须做支付,金融机构必须做平台,事实还有第二种思路。
如果讨论基础金融服务,肯定银行更强于互联网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银行做了多少年,互联网做了多少年,这个积累是必不可少的。银行在征信、信贷、支付等方面的沉淀,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超越和颠覆的,带给用户的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和服务。
银行将自身的能力开放,赋能给更多的互联网创业者,一方面是帮助更多的互联网产品提升价值,另一方面则是切入更多场景化应用。以招商银行来说,最早就推出了掌上生活App,接入了吃喝玩乐的商家,就是以场景作为切入口。而此次与滴滴的战略合作,其实也是这一策略的延展和深入。
这意味着,银行们已经开始明白一个道理,互联网和金融并非排斥的,而是可以共生、共享、共赢的。互联网金融的未来,或许就是两者的融合,从而产生另一种化学反应,衍生出相互独立而又依赖的新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