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有微信吗?“加我微信吧”!这两句话似乎已经代替“吃了吗?”,成为今天人们见面的寒暄语。
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标配,如今已代替微博,成为风头正健的“第一社交媒体”。它集社交、信息传播功能为一体,并提供免费的网络通信服务,因此颇受欢迎。但是最近,抱怨它种种“不是”的声音越来越多了。
一是作为“微信控”的诸多烦恼。微信本来是人们随意下载、免费使用的“社交利器”,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被它牢牢地控制住了。不管是看微信上瘾的“低头族”、半夜不睡等着“点赞”的阿公阿婆,还是被各种微信群“绑架”的上班族,都真实不虚地感受到了微信引发的“强迫症”。?》一文所说:“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,单位领导也有可能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、客户也可能在群里提出要求。现在,我晚上也不敢关机,工作生活分不开,周末也感觉不到放松,压力实在太大了。”该报评论员姜赟对此评价道:“在微信无时无刻‘假定在场’的推动下,世俗的牵绊将许多人的生活缠绕得无法喘息。”
二是难以忍受的“信息轰炸”和“信息虐待”。微信的朋友圈就像一个“信息大杂烩”。早上一开机,一大堆有用无用的信息就扑面而来。晒照片的、晒心情的、晒作品的、卖面膜的、爆料的、传谣的、灌“心灵鸡汤”的……洋洋大观,应有尽有。虽说社交的需要属于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中“爱和归属”的重要内容,但是过犹不及,无休止的信息推送对于用户来说,无异于“信息虐待”。
三是朋友圈的私生活有被时时公开的可能。基于“强关系”设计逻辑的社交媒体引进国内后,马上就被“熟人社会”和“圈层文化”的本土文化所解构。本应属于小圈子分享的微信也变了味儿——就连毫不相干的人也会要求加微信、拉圈子,甚至有人会将朋友圈里不宜公开的“私房话儿”也公之于网络,陷朋友于不义。
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,社交媒体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延伸。就微信来说,一“微”网罗旧雨新知,实现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的梦想,可谓一个理想的社交平台。岂料“木匠造枷枷木匠”,一个“好东西”反而给个人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混乱,于是有人拒之门外,有人弃之不用。有媒体报道,白岩松解释他不开微博、不用微信的理由是:“我希望留更多时间,自己跟自己对话。我的朋友很多,但是我也不需要有无限多的朋友。如果我去维护有一二百个人的朋友圈,那我还过不过自己的日子了?”美国自由撰稿人史蒂文·帕夫里纳在《没有社交媒体的一年》一文中说:“离开了社交媒体之后,我终于有动力去彻彻底底地解决一些耽搁已久的事情。解决这些事情真的让我大呼直爽。”
其实,微信本来是个好东西,大可不必灭此朝食。问题在于开发者如何转变设计思维、克服技术缺陷,使这个“好东西”更加人性化。我们期望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,让用户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它,而不是让人随意被拉进各种圈子,然后再让那个幽灵般的“小红点儿”通知符号把人折磨得崩溃。须知任何媒体都有“生命周期”,如果技术缺陷一直存在,一旦有更新、更人性化的免费社交平台推出,那些有“技术异化”之嫌的“骚扰型媒体”,恐难摆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。
另一方面,尽管微信是把“双刃剑”,但“双刃剑”并非一定会伤人——关键在于你怎么用。要做到“操控在我”,控制微信而不是被微信控,就需要有足够的媒介素养。为此,媒体有必要事实求是地评估社交媒体的社会影响;一般的微信用户也有必要了解微信的“另一面”。当我们津津乐道微信种种好处之时,也别忘了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——正是因为你和5亿多人的使用,它才有那样的人气和品牌价值;你使用微信的每时每刻,其实也在为它的广告与技术缺陷买单。因此,用与不用是你的自由、边用边挑剔则是你的正当权力。( @王君超)